你聽過松鼠症嗎?探索《囤積解密》

by ARu

Cover image: Badjing of sirikatje, Jan Brandes, 1784, Amsterdam

前言

「你聽過松鼠症嗎?」 有沒有認識那些因對未來感到不確定而過度囤積物品的人?松鼠症(Squirrel Syndrome)並非正式學名,通常用來形容因為對未來不確定感到恐懼,而產生過度獲取和囤積物品的行為,甚至會忘記這些物品的實際位置,就像準備渡冬的松鼠,過度準備屯糧,又大多善忘,常忘記果實藏在哪裡。

雖然這個比喻接近描述了囤積的狀況,但理解「亂」的標準仍然需要依賴更具體的參考資料。這方面,台灣整理師Phyllis的著作《囤積解密》(電子版,2019)一書提供了我如何理解囤積的各種面向。

研究與量表:解碼囤積

在《囤積解密》中,國外研究機構早已透過問題量表和視覺圖卡,試圖用更客觀的方式來描述空間裡的「亂」,以便作為討論上的依據。美國心理學教授 Randy O. Frost 在1990年代初期,意識到當時缺乏囤積症個案研究。後來,他與研究團隊租下了一間空公寓,並從四面八方借來各種雜物,製作了「雜物影像評估量表」(Clutter Image Rating, CIR)。根據這個評估量表,如果達到四級以上,建議尋求專業的囤積協助。 1

囤積症的成因相當複雜,通常涉及多方面的心理因素。雖然每個人對居家環境的標準不同,但當你的房子達到囤積的程度時,基於居住安全考量(例如:火災意外可能導致逃生困難),仍然建議儘早釐清囤積的原因,並努力解決這個問題。

實際案例:理解與應對

當我遇到囤積案例時,感覺上覺得這些情況超出了日常生活的運作範疇,使人有些不知所措。作為整理師,我們在案場上必須保持平常心,因為這是我們的工作。當屋主願意坦誠面對囤積狀況,表示他對我們團隊的信任。我們的目標就是運用這份信任,協助委託人整理出一個更舒適的生活空間。不久前,我接觸了幾個不同程度的囤積案例。處理這些案場通常需要多人協作,我在整理的過程中,一邊動手,一邊思索自己的閱讀經驗與當下的實際情況對照。

案例一:家庭界限混淆

其中一個案例,委託人顯得非常焦慮,像是面對巨大的挑戰。在整理的過程中,我能感覺到他對於丟棄任何物品的擔憂,陷入FOMO(錯失恐懼)的情境。整理過程中,他能夠果斷丟棄的是父親留在他房間的物品,其中包括許多從未開封的結緣書和影片。直到整理結束,我才了解到他的父親去年已經過世了。除了這個櫃體,整個家的空間狀況明顯顯示出家人物品界限混淆的情況,雖然名為個人臥房,卻無法做主。

案例二:過去的夢想與沉沒成本

另一個案例中,房子裡堆滿了各式各樣的物品,堆到天花板,甚至連大門都無法打開,氣味混濁,遭到鄰居抗議。我加入案場時,狀況已經改善不少,至少已清出行走過道。屋主開始處理前房客遺留下的雜物。然而,在整理過程中,我發現這位屋主也囤積了不少物品,包括大量未剪標的服飾——這些都是當年批貨賣不出去、逐漸朽壞的過時商品。由於「沉沒成本」,他始終不願放手,彷彿只要擁有就能抓住發大財的夢想。高級整理師告訴我,像這樣的整理只是開始,若要徹底整理,通常需要經過兩到三次的大規模清理,才能恢復正常狀態。

生在物品不請自來的年代

在這個物品不請自來的時代,我們有必要重新思考「可惜」和「浪費」的真正意義。山下英子在《俯瞰力》中提醒我們,過量生產本身就是件可惜的事,可以說物品從生產開始,就朝向報廢之路。如果我們過度關注物品本身(例如:我未來可以拿物品做什麼),反而忽視「物品與我當下關係」的真正價值。

物品僅僅是物品,真正需要珍惜的是這些物品與我們的關係。如果過度關心在大量累積的物品上,導致「時間」、「空間」、「能量」的損耗,那就得不償失了。住家的主角應該是自己,應該努力找回那些被過去物品所耗損的「時間」、「空間」、「能量」。(頁54)

  1. 註:另外一個常見系統,則由ICD發展「雜物囤積等級量表」(Clutter Hoarding Scale, CHS) ↩︎

你聽過松鼠症嗎?歡迎留言告訴我

你可能也喜歡...

留下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