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緣整理法:一本書該留下還是清出?

by ARu

cover image: The circulating library,Laurie & Whittle, London,1804

家裡的書多到放不下,是一種壓力。即便下定決心整理,通常不知道如何開始?以下是個人實踐不同方法,至少清出八百本以上書籍的方法,提供工作上非必要與書籍為伍又想開始整理書的人。

我的整理前提

建立整理動機:每次租屋搬家,搬書如搬磚,又老家的書滯放逾十年,造成家人困擾。
設定整理目標:減少數量,不再成為搬家時的隱患。
設定篩選標準:必須讀過且對個人具備特殊意義,這本書無論如何都想帶在身邊。
設定數量:請依個人收納空間及可負荷為準,每個人的條件狀況不同!

書籍分成三類:

✅ 長期保留(控制在 30本左右,個人書榜經典堂放置同區)

✅ 尚未及閱讀中的書(目前控制在 50 本左右,但隨時能清出)

✅ 可清出的書(通常「還沒讀完」超過一年,就有機會落到這個區間)

有時候,書架上的書明明已經被忽略很久,但當要清理時,卻還是會猶豫:「說不定哪天會想讀?」(尤其那些大家都說應該讀,但我根本沒翻過的書)這時候,我會採取「書緣整理法」。


書緣整理法

作法上,我會將這本書一頁、一頁,以秒翻頁,絕對不間斷地瀏覽直到翻到最後一頁。如果你是個長期有閱讀習慣的人,其實身體會自然誠實的告訴答案——這本書,是否適合現在的你?

試著把書想像成一個和你深度聊天的朋友,

✅ 有些朋友的說話談吐,會吸引你繼續聽下去,咀嚼再三。

✅ 有些朋友的表達方式,縱然學富五車,卻讓你想趕快結束話題,消化不良,腦細胞死光光。

如果這本書讓你產生後者的感覺,那就代表現階段你們無緣,放手吧!無罣礙地放手,讓紙本書繼續傳播流通。

如果真的很怕錯過,讀過且有感的內容,我會摘錄成電子檔,以防未來再引用,重新在圖書館借閱也是有過的,但一點也不懊悔。我很滿意流動的書架,迎接更多新書入庫的餘裕感。


清出書籍的管道

當決定好哪些書該離開後,接下來就是找到適合的去處。我主要的清出方式是二手書店。常用二手書店是「讀冊TAAZE」以及「書寶」。

📖 讀冊 TAAZE
適合想賣書加減回收金、願意花時間編目上架的人。

優勢:市場上有熱度的書籍流通快,一次可大量寄書,省時省力。我的購書金基本上由此循環,可以輕鬆買到最新出版的書籍。

注意:讀冊抽取 35% 佣金,另書況不佳、超過一年無法售出者,需支付100元行政費用才能退回。最終無法售出也不用氣餒,市場已經告訴你答案,毋需再費心。

📖 書寶二手書店
透過「捐書公益」機制,適合想一次性快速清書、不計較回收價格,捐書當做公益的人。

優勢:不需逐本上架,直接出清最快。

📖 其他方式

✔️ 捐贈圖書館:溝通成本較高。書目請符合圖書館的需求,不然贈書美意可能變成困擾(例如:複本太多無庫存空間)。
✔️ 請書商上門收購:溝通成本高且收購價差強人意。適合一次性需大量書籍清出者。
✔️ 蝦皮、露天拍賣:溝通成本高,但相對售出時間較長又需逐本處理寄貨。優點是抽成比例最少。
✔️ 資源回收:適用於書況太差、可讀性較低的書(例如:教科書、過時雜誌等)。

寄送書籍的紙箱選擇

如果來不及收集紙箱,直接買郵局的箱子,厚實耐重,至多可裝約 20 公斤,是相當安全的選項。事前填妥郵局託運單,節省時間。


增加閱讀動力

想看的書明明就在架上,卻懶得拿下來讀?帶著有意識的眼睛,觀察自己的使用行為,原因僅是放在書前面的小公仔。原本如果是單手取書,就只有取書(1個動作數),但是當書架上擺了一些療癒小物,拆解取書動作:

移開公仔>取書>放回公仔(3個動作數)

千萬不要小看相減2個動作數,在無形中所造成的閱讀阻力。

讓書架回歸單純「收納書」的功能,減少多餘裝飾,能讓你更容易單手取書瀏覽,逛書店或者圖書館都是如此,對吧!

讀冊的二手拍賣紀錄(持續更新)

整理人的日常,歡迎追蹤「整理師ARu」!

Hi,很高興認識你!如果想要更即時地跟進我的整理工作、日常心得,歡迎追蹤「整理師ARu」的ThreadsFB粉絲專頁

你可能也喜歡...

留下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