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目錄
Cover Image: ©大愛人文講堂
「如果你穿的衣服就是你居住的房子,那會是什麼感覺?」運用易懂的比喻,山下英子打開了斷捨離的核心思維。正如衣服包裹著身體,也包裹著我們的心。如果空間雜亂、充滿過時的物品,甚至無法好好呼吸,我們是否處在自己霸凌自己的空間?
主辦單位大愛人文講堂,過去就邀請不少名人探討人文生活議題,斷捨離倡議者——山下英子來台演講(2/9),自「一日一捨」臉書社團得知訊息後立即報名,深怕錯過難得機會。
斷捨離的核心理念
山下英子開頭,便以比起像房子這樣的具體空間,「衣服」也是一種包裹著人的空間為喻。一般來說,我們會傾向選擇穿著舒適、乾淨的衣物,一旦衣服變髒了、鬆垮了、款式過時了,人們會試著清洗或者替換,如果你穿的衣服就是你居住的房子,那是怎麼樣的感覺呢?
斷、捨、離做為一種整理方法,三個字的共通點都蘊含了減法生活、退的哲學,既然是方法,目標旨在提升人們生活品質,帶來幸福愉快的感覺。
多數人雖然喜歡乾淨,有的人卻不喜歡整理。探究原因,是因為人類的原始生存設定習慣「加法」邏輯、未雨綢繆。一旦有物品進入,原則上多是「先收下」而非「先不要」。
物品的初來乍到,原本都是帶著幫助人們達成什麼樣的期待目的,但經過時間因素,人與物的關係便會發生改變,未經檢視的物品積累太多,便提不起勁整理,最終成為生活壓力來源。

整理的目的:關注自己,活在當下
收納前需要整理,收納處理的是「當下需要的物品」。過量的無用物品是對過去的迷戀、對未來不安所化身的執念,反映出缺乏對當下自己的關注,不安的能量若充斥在房子裡,人的心情容易沈悶。斷捨離的目的,是積極的活在當下,讓物品留在過去,讓人輕盈的走向未來。
「你是否身處在霸凌自己的環境?」講到霸凌,施暴方直覺通常是別人,也是一項嚴厲指控。當物品超載時,意味著對自己的忽視,釋放多餘的物品,才能創造一個善待自己、慰勞自己的空間。
「你的家是以你為主角嗎?」以物品比擬作朋友關係,過去或許與它們有過美好的回憶,但現在呢?如果已不熟悉的物品,就可以考慮捨棄,留下那些與你當下關係最親密的物品。試想,如果家中僅留下最適合此時自己的物品,只和最好的朋友們相處,那會是多麼愉快的氛圍?空間不是為了物品存在,而且為了我們,物品應該幫助人們過更好的生活,而不是成為負擔。
斷捨離是一種心法,一種簡單的工具,既然是工具便需要每天磨練,持續力才是最重要的。它提醒經常性的審視物品和自己的當下關係,練習選擇力。
「如果你放棄選擇會發生什麼事?」答案是,你會感到停滯、沈悶。透過不斷選擇,我們才能創造接下來的幸福人生,找回開心的自己,找回自己的力量。
在座聽眾多是慕名斷捨離而來,現場氣氛專注。山下英子末尾說,斷捨離在閱讀階段是知識,而這是一個強調實踐行動的知識體系,才能轉化為個人的智慧。「你行動了嗎?」保持挺直,她微笑反詰。
整理方法方興未艾,但能夠提出獨樹一格心法的秀異者稀。山下英子自信的身段再加上善用文學排比,讓講稿帶著優美的節奏感,聽者如沐春風大抵如此。

Q&A TIME
提問1:如何協助家人整理物品?
山下:不要細分太多。不要逼家人去丟、逼家人去選,你要問他「你喜歡什麼?」不是用理性思考,而是由心做選擇。心只有喜歡不喜歡,不要用理性思考做什麼,心有感動,自動產生行動。我們為的不是丟東西,而是培養他選擇的能力。
提問2:如何用斷捨離解決更大的社會問題,例如:囤積、快時尚?
山下:以往的價值觀,覺得物品可以使用一輩子,但多數人喜歡新東西,是不是看出矛盾了呢?快時尚是一種外在世界的刺激,讓我們想要更多的物品,但快時尚的模式,卻沒有辦法很快的把物品排除。因此我們需要用空間的角度來思考,就不會過度的獲取這些物品。人心一旦經常處於平靜,社會問題的反映自然變得比較小。沒有人會想把一件衣服穿一輩子,你不會想要穿一輩子的,我們需要認清和物品因時間關係產生的變化。
提問者廖心筠(廖哥)會後發文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hoto/?fbid=1043430144490452&set=a.491702572996548
提問3:怎麼看待現在所謂「療癒經濟」的各種小物?
山下:我們是不可能因為物品被療癒,我們只會被空間療癒,越是被這些物品佔據,是不是佔據了越多療癒空間?
提問4:極簡和斷捨離的差異?
(活動方首先提出不評論其他流派,山下老師聽完問題微笑回覆)
山下:斷捨離不強調極簡。極簡像一個「點」,不斷縮小直到極限;斷捨離比較像「度」,有可能是增加或減少,依照此刻自己的狀態作為對照。斷捨離是活的。以化妝來比喻,有時妝化得太多顯厚重,極簡的狀態像是在冬天裡素顏,會感到非常乾燥、不舒服了;斷捨離則是保持在滋潤的狀態。
提問6:如何開始整理衣櫥?
山下:各位是不是經常對著衣櫥,卻覺得沒有衣服可以穿?這是大多數小姐們的困擾吧。看出矛盾了嗎?換句話說,我現在想穿的衣服沒有,但現在衣櫥裡是滿滿不愛的衣服,想穿的那件在心裡面。為什麼不愛的衣服塞滿衣櫥,那就是「執著」的展現。像是這件衣服這麼貴,只穿過一兩次,緊抓住過去的自己不放;或者對未來說,減一、兩公斤後再買吧,但打算什麼時候減肥呢?
看不見自己內在的執著,物證全都在衣櫥裡。這些執著的物證越多,等於我執越久,相由心生。你無法從對心、想像的情緒做整理,損害人生最大就是從執著開始。
山下英子系列文
為什麼父母無法斷捨離?山下英子談世代差異的囤積心理
超載的物品正在偷走能量?打造你的神聖空間